在线办公
编辑部公告
more+
- 本刊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 2020年《疾病监测》杂志视频定稿会成功召开
- 寻找最美“逆行者”公益宣传活动启动
- 《疾病监测》杂志再次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
- 关于举办“疾病监测杂志科技论文学术传承与 创新培训班”的通知
- 第二届One Health研究国际论坛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积极参与2019“世界害虫日”主题宣传活动
- 《疾病监测》网络首发出版介绍
下载专区
more+
学习中心
more+
优先发表栏目展示本刊经同行评议确定正式录用的文章,这些文章目前处在编校过程,尚未确定卷期及页码,但可以根据DOI进行引用。本栏目内容尚未正式出版,未经编辑部许可,不得转载。
显示方式:
当前状态: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了解2018 — 2019年流感季重庆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情况,探索影响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的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对8家医院的1412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2018 — 2019年流感季重庆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为16.78%。 流感样病例(ILI)就诊及监测科室的医务人员接种率(22.61%)高于非监测科室的医务人员(12.12%)(OR=2.030,95%CI:1.512~2.734);工作年限6~10年者流感疫苗接种率(18.14%)(OR=1.504,95%CI:1.056~2.150)、11~15年者(21.29%)(OR=1.821,95%CI:1.182~2.783),≥16年者(19.74%)(OR=1.874,95%CI:1.229~2.840)均高于工作年限≤5年的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12.69%)。 结论重庆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较低,无时间接种是阻碍接种的首要原因;是否为ILI就诊及监测科室、工作年限是影响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的主要因素。
当前状态: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了解《登革热诊断标准(WS 216-2018)》(《标准》)的实施情况、效果及其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标准》修订和促进实施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广东省、浙江省、重庆市的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海关检疫部门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调研,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方差分析和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组间差异。 结果共调查61间机构,共收回637份问卷,其中广东省443份(69.54%)、重庆市102份(16.01%)、浙江省92份(14.44%)。 所属机构类型以综合医院(86.66%)为主,机构归属以区/县级(56.51%)为主。 研究对象对《标准》的总掌握率为67.66%,其中广东省的掌握率(69.31%)高于重庆市(66.36%)和浙江省(61.14%),综合医院的掌握率(67.02%)总体低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9.05%)和CDC(74.43%)。 既往通过培训宣贯的途径知晓《标准》的比例最高,占76.61%。每次均使用该《标准》的临床医生占25.84%,28.50%经常使用,33.63%偶尔使用,12.03%几乎不使用。 73.45%和64.25%的临床医生能分别正确回答发病5 d内和7 d后的疑似病例应开展的检测项目。 仅42.48%的临床医生能全部正确回答所在医院开设的具体登革热诊断检测项目。 96.55%的综合医院可以开展登革病毒NS1抗原筛查,所调查的广东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有87.50%可开展此筛查,浙江省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可开展,重庆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不能开展。 调查的重庆市和浙江省3家CDC均可开展登革病毒核酸检测,调查的广东省的CDC中有58.33%可开展此检测,非珠三角地区的区级CDC尚不能开展。《标准》在实施过程中,与相关规范性文件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 结论登革热诊断相关医务工作者对《标准》的掌握率和使用率较低,《标准》的培训宣贯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当前状态: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分析2018 — 2020年上海市在分离的B/Victoria系流感毒株与疫苗株匹配性情况及基因变异情况。 方法 利用血凝抑制实验,对142株B/Victoria系流感毒株进行了抗原性分析,并选取了63株开展了血凝素(HA)及神经氨酸酶(NA)基因分析。 结果 2018 — 2020年上海市流行的B/Victoria系流感毒株主要属于V1A.3分支,少数属于V1A.1分支及未缺失的V1A分支;抗原性分析显示,26.76%的流行株是疫苗株B/Colorado/06/2017鸡胚株的低反应株,与疫苗株相比,V1A.3分支流行株在HA蛋白120环、150环、160环及190螺旋等关键的抗原决定簇及受体结合关键部位发生了5个氨基酸位点改变。 结论 本监测年度B/Victoria系流行株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疫苗株组分B/Colorado/06/2017匹配性不佳,仍需密切监测流行株的谱系及变异情况,为疫苗株的筛选提供可靠的数据。
当前状态: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获得斯氏弓形杆菌的遗传特征,并对其耐药基因及毒力相关基因进行预测分析。 方法对本实验室分离培养的8株斯氏弓形杆菌进行基因组测序并从NCBI和PATRIC数据库中下载全部已完成基因组测序的15株斯氏弓形杆菌的全基因组序列,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23株不同地域、不同宿主来源的斯氏弓形杆菌进行遗传特征分析。 结果23株斯氏弓形杆菌中仅3株菌携带耐药基因,且均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基因。 所有菌株均含有与免疫逃避、侵袭及运动等相关的毒力基因。 对其他菌种弓形杆菌常见的10种毒力基因比对分析发现,本研究中所有斯氏弓形杆菌菌株均含有ciaB、tlyA、cj1349、pldA和mviN基因,2株菌(CNAS12-1和F28)含有iroE基因,均不携带另外4种毒力基因。 21.7%(5/23)的菌株包含Ⅵ型分泌系统(T6SS)基因簇,且其与弯曲菌属内的T6SS存在基因组成及排列的差异。 结论斯氏弓形杆菌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部分菌株可能有潜在的耐药和致病特征。
当前状态: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医院间影响创伤性脊髓损伤(TSCI)住院患者神经功能转归的因素,探讨TSCI的防治方向。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回顾性调查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69家三级医院TSCI住院患者的病案信息;用Wilcoxon和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分析出入院ASIA(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损伤分级的差异;用两水平logistic随机截距模型分析不同医院对TSCI患者ASIA损伤分级变化的影响因素。 结果 4 404例TSCI患者中,恢复组1 200例(27.25%),且出入院的分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ASIA损伤分级变化的总变异中,24.12%由医院层面的差异引起。 多因素分析中,年龄每增长1岁,分级改善概率降低0.90%;与腰骶段相比,胸、颈段的分级改善概率分别降低28.90%、21.50%;完全性损伤者的分级改善概率较不完全者降低29.00%;伴随骨折脱位者的分级改善概率较不伴随者降低33.50%;受伤至手术时间间隔≤3日的分级改善概率较>3日增加0.353倍;康复训练者的分级改善概率增加1.069倍;与未手术者相比,减压固定术的分级改善概率增加1.565倍,减压固定融合术增加1.139倍。 结论 TSCI的住院治疗效果较差;不同医院水平下的年龄、损伤及救治特征差异均与TSCI的预后有关,表明亟待制定精准化的TSCI预防策略和建立区域化的“急救–治疗–康复”一体化平台。
当前状态: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 本研究通过整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在不同物体表面的存活时间及主要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发现2019-nCoV的稳定性与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相近,室温下可在多种物体表面或介质中存活数天(不锈钢表面2 d、塑料表面3 d、玻璃表面4 d)。 在低温、低相对湿度条件下,存活时间更长,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极大威胁,也给疫情防控带来严峻挑战。 2019-nCoV的流行特点与甲型流感病毒相同,传染性高,隐蔽性强。 通过了解2019-nCoV在环境中的存活潜力和感染风险,进行针对性消毒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 本研究通过整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在不同物体表面的存活时间及主要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发现2019-nCoV的稳定性与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相近,室温下可在多种物体表面或介质中存活数天(不锈钢表面2 d、塑料表面3 d、玻璃表面4 d)。 在低温、低相对湿度条件下,存活时间更长,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极大威胁,也给疫情防控带来严峻挑战。 2019-nCoV的流行特点与甲型流感病毒相同,传染性高,隐蔽性强。 通过了解2019-nCoV在环境中的存活潜力和感染风险,进行针对性消毒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当前状态: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对季节性流感活动水平与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探讨。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OVID、EBSCO、Web of Science等英文电子数据库中有关流感与气象因素相关性的文献,检索文献截至2019年5月,语种限定为英文。 共纳入45篇有效文献,包括实验室和流行病学研究,并将流行病学研究的研究地点按不同气候区进行分层,提取和整理分析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研究的气象因素、统计方法等。 结果大多数流行病学研究使用了某种类型的回归分析,温带地区流感活动与低温低湿关系显著;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流感活动与气温和湿度之间的关联较为复杂且不一致,而降雨似乎会造成热带地区流感活动水平的升高。 结论温带地区寒冷干燥和热带地区潮湿多雨的环境因素与流感流行关系密切,但关于太阳辐射、风速、大气压等气象因素对流感活动影响的信息仍然有限。
当前状态: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构建基于16S rRNA和gyrB基因对施万菌进行种水平鉴定的方法,比较2个基因的鉴定能力差异。 方法 利用DnaSP 6.0软件对施万菌16S rRNA 和gyrB 基因的信息位点数及其百分比、核苷酸多态性值、平均G+C含量、非同义突变率与同义突变率的比值(Ka/Ks)、Tajima检验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 用MAGA 6.06软件的邻接距离矩阵法对90株测试菌株和54株模式菌株构建16S rRNA 和gyrB 基因的进化树。 用MEGA 6.06软件的Kimura’s 2-parameter模型,确定90株测试菌株的菌种后,计算16S rRNA 和gyrB 基因的遗传距离和序列相似性。 比较两者对施万菌种水平鉴定能力差异。 结果 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相似性平均值分别为95.0%、80.8%。 在16S rRNA基因进化树中,Shewanella marinintestina和S. sairae、S. livingstonensis和S. vesiculosa的进化分支几乎完全相同,gyrB基因则能在种水平将所有菌株区分开。 16S rRNA基因的种内和种间相似性范围小。 结论 与16S rRNA基因相比,gyrB基因能够更准确的用于施万菌的种水平鉴定。
当前状态: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了解2005 — 2018年广州市乙型肝炎(乙肝)流行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为乙肝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 — 2018年广州市的乙肝报告病例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2005 — 2018年广州市共报告乙肝28564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66.81/10万,急性乙肝、慢性乙肝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6.68/10万、145.43/10万。 2012 — 2018年部分非中心城区(增城、从化、南沙)慢性乙肝报告发病率较2005 — 2011年出现上升。 急性乙肝高发年龄为15~44岁,慢性乙肝高发年龄为30~44岁,除2012 — 2018年的45岁以上人群慢性乙肝报告发病率较2005 — 2011年上升外,其他年龄组慢性乙肝报告发病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男性乙肝发病率高于女性,职业分布以家务及待业为主。 结论重视急、慢性乙肝流行特征,在儿童乙肝免疫策略基础上,广州市应将工作重点转向成年人群的慢性乙肝防控,加速病毒性肝炎的消除进程。
当前状态: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通过系统综述方法,基于基本传染数(R0)比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与2009年 H1N1流感大流行的传播能力。 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BioRxiv和MedRxiv数据库,2名审查员对COVID-19和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的R0相关研究进行独立筛选、提取数据和计算,并对提取的2次疫情的R0进行系统性总结和比较。 结果共纳入164篇文献(包括54篇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相关文章和110篇COVID-19相关文章)。 COVID-19在世界流行的R0中位数为2.860(四分位数范围IQR: 2.350~3.560),高于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的R0中位数(1.508,IQR: 1.336~1.836)。 中国COVID-19的R0中位数为2.930(IQR: 2.215~3.453),施行严格交通管制前COVID-19的R0中位数为3.430(IQR: 2.500~4.710),高于之后的2.500(IQR: 1.673~3.030)。 结论COVID-19的传播能力强于2009年甲型H1N1流感。 中国采取严格交通管制措施后,能够减缓COVID-19的传播。
当前状态: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分析2011 — 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包虫病监测指标变化情况,评价综合防治措施。 方法 将2011 — 2018年彭阳县包虫患者群查病、儿童感染、家犬感染和牛、羊患病情况监测数据录入数据库,利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比较各项指标变化。 结果 共筛查38 924人,查出91例,人群患病率0.23%,患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趋势χ2=72.680,P<0.05);检测6~12岁儿童血样8 352人份,抗体阳性血清420人份,儿童感染率5.03%,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趋势χ2=11.537,P<0.05);检测家犬粪便6 246份,抗原阳性粪便110份,家犬感染率1.76%,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趋势χ2=8.729,P<0.05);共监测牛肝、肺脏1 897副,患病20副,患病率1.05%;监测羊肝、肺脏6 153份,患病120副,患病率1.95%。 牛患病率由2011年的2.97%(6/202)逐年下降到2018年的0(0/286)(趋势χ2=6.178,P<0.05);羊患病率由2011年的4.13%(33/799)逐年下降到2018年的0.28%(7/722)(趋势χ2=8.612,P<0.05)。 结论 传染源家犬感染率和中间宿主牛羊患病率均有显著降低,人传播包虫病的风险大大降低,人群患病率和儿童血清抗体阳性率大幅降低,中转包虫病防治项目成效显著。
当前状态: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丰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现状、推荐意愿及影响因素,为提高该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率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北京市丰台区2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和公卫科负责人分别进行调查和访谈。 了解流感及流感疫苗的认知情况、2018 — 2019年度流感疫苗接种现状和推荐意愿、医务人员接种流感疫苗的相关政策等内容,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流感疫苗接种现状和推荐意愿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1 359份,应答率平均为58.48%(1 359/2 324),2018 — 2019年流感疫苗调整权重后接种率为32.81%,推荐率为79.76%(1 084/1 359)。 公共卫生等科室、知晓疫苗效果、知晓疫苗接种时间、知晓医务人员是我国推荐优先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单位免费提供等因素促进流感疫苗接种。 年龄较大、医师和护士等岗位、既往接种流感疫苗、流感及流感疫苗知识得分高等因素促进流感疫苗推荐意愿。 78.26%(18/23)受访者认为流感疫苗接种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流感疫苗未免费。 91.30%(22/23)受访者建议加强流感和流感疫苗知识宣传以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 结论 丰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较低,推荐率较高。为医务人员免费提供疫苗并针对性开展宣传教育是提高该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率的关键。
当前状态: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v.abstractInfo
$v.abstractInfo
当前状态: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关于这个话题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对于较轻的COVID-19门诊病例的临床病程和痊愈恢复情况,人们所知相对较少。这份报告主要内容是什么?对门诊SARS-CoV-2检测阳性的有症状成年病例进行的多州电话调查发现,35%的人在检测2~3周后没有恢复正常健康状态。18~34岁无慢性疾病的病例,调查时有1/5的人没有恢复正常的健康状况。对公共卫生实践的影响是什么?COVID-19病例病程较长,即使在没有慢性疾病的年轻病例中也是如此。有必要向这些群体发送有效的公共卫生信息。
关于这个话题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对于较轻的COVID-19门诊病例的临床病程和痊愈恢复情况,人们所知相对较少。这份报告主要内容是什么?对门诊SARS-CoV-2检测阳性的有症状成年病例进行的多州电话调查发现,35%的人在检测2~3周后没有恢复正常健康状态。18~34岁无慢性疾病的病例,调查时有1/5的人没有恢复正常的健康状况。对公共卫生实践的影响是什么?COVID-19病例病程较长,即使在没有慢性疾病的年轻病例中也是如此。有必要向这些群体发送有效的公共卫生信息。
当前状态: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了解2008 — 2019年福建省泉州市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冷却塔水军团菌污染状况,分析分离菌株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为军团菌防控提供数据支撑。 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法和分离培养法对泉州市12个县区31家公共场所冷却塔水进行军团菌分离、鉴定、分型和核酸检测。运用PCR方法检测分离菌株的7个毒力基因(iraA、cpxR、cpxA、dotA、rpoB、icmC、icmD)。 结果2008 — 2019年共采集空调冷却塔水样569份,分离到军团菌159株,分离率为27.94%。其中嗜肺军团菌136株,分离率为23.90%。嗜肺军团菌血清型有LP1、3、5、6、8、10型,其中LP1型49株,占30.82%,为优势血清型。此外,还有长滩军团菌、菲利军团菌、杜莫夫军团菌等。2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88.40%,荧光定量PCR法检出率明显高于分离培养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3.532,P<0.05)。136株嗜肺军团菌中7个毒力基因全部阳性,82.61%的其他非嗜肺军团菌全部阴性。 结论泉州市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冷却水军团菌污染较严重,分离的嗜肺军团菌菌株均携带毒力基因。应加强公共场所空调冷却水塔的清洗和消毒,持续监测外环境中军团菌,防控军团菌病的发生。
当前状态: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 分析2012 — 2018年江苏省无锡市肠炎沙门菌分离株的药物敏感性和分子分型。 方法 收集2012 — 2018年分离自无锡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门诊腹泻患者、从业体检人员、食物中毒以及环境水样监测的110株肠炎沙门菌菌株,采用BD Phoenix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测试方案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PFGE分子分型分析。 结果 110株肠炎沙门菌对环丙沙星、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奇霉素和头孢他啶/阿维巴坦6种抗生素均敏感,对萘啶酮酸、氨苄西林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较高;77(70.00%)株菌为多重耐药,以耐3种抗生素为主(45.45%,50/110)。PFGE将110株菌分为39个带型,各带型包含1~31株菌,EN17、EN21和EN24为优势带型。 结论 无锡市肠炎沙门菌耐药状况严重,应引起重视,菌株的分子分型多样,具有优势带型。
当前状态: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分析2005 — 2019年上海市奉贤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流行性腮腺炎的免疫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5 — 2019年奉贤区流行性腮腺炎报告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2005 — 2019年奉贤区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290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9.31/10万,各年发病数、发病率分别为89~438例和8.26/10万~54.78/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人群年龄以5~9岁为主;发病高峰在4 — 7月;本地人口病例多于外来人口,无含腮腺炎成分疫苗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病例多于有免疫史病例。 结论2005 — 2019年上海市奉贤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呈现总体下降趋势,5~9岁儿童高发;建议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监测,重点做好适龄儿童的疫苗接种和疫情防控。
当前状态: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分析2013 — 2019年浙江省湖州市急性胃肠炎病例诺如病毒基因特征,为疾病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对2013年12月、2014年4、12月、2019年3月发生的4起学校/托幼机构急性胃肠炎患者送检粪便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 采用RT-PCR法对核酸阳性标本的多聚酶和衣壳蛋白部分区域进行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 利用在线分型工具和系统进化分析对病原序列进行基因特征分析。 结果共计28份标本中分别有5、4、2、5份为GⅡ型诺如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为57.1%(16/28)。 4次疫情各有1份标本测序成功;在线分型和系统进化分支分析显示,4起疫情的病原均为GⅡ.P7-GⅡ.6重组型诺如病毒,但进化分支不同,其中2013年疫情标本检出GⅡ.P7-GⅡ.6c型;2014年2起疫情均为GⅡ.P7-GⅡ.6b型,2019年疫情中检出的GⅡ.P7-GⅡ.6a型。 结论GⅡ.P7-GⅡ.6型重组型诺如病毒是引起湖州市2013 — 2019年4起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病原体,每年毒株存在一定基因进化分支的差异。 鉴于该病毒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持续和广泛的流行能力,应进一步加强对该型别重组型诺如病毒的监测。
当前状态: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了解广东省复工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知识-态度-行为(KAP),提出针对性防控建议。 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在广东省职业人群中开展网络问卷调查,对答题结果逐项进行分析。 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3 266份,问卷应答有效率为99.15%。在认知方面,对新冠肺炎传染源、传播途径、临床症状及个人防护措施的知晓率分别为81.48%、69.84%、37.17%及97.03%。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认知的因素包括:对疫情关注程度、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户籍所在地、复工时间、工作岗位、工龄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态度方面,88.52%的调查对象与家人非常关注新冠肺炎疫情,91.95%的调查对象表示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后比以往感到害怕或紧张,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后有主动就医意愿者达94.55%,认可对高风险人员隔离及当前防控行动的人占比达99.51%。在防护方面,个人行为良好率为90.7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个人行为良好率的影响因素包括对疫情的关注程度、性别、年龄、工作岗位。用人单位行为良好率为58.42%。 结论广东省复工人员对新冠肺炎的临床症状认知程度不高,部分企业防控措施落实不够全面,需继续对职业人群开展新冠肺炎专项健康教育,同时深入企业开展疫情防控技术指导。
当前状态:
, 最新更新时间:
摘要:
目的分析2015 — 2019年山东省泰安市输入性疟疾病例疫情特征,为巩固消除疟疾成果提供参考。 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采用统计学方法对2015 — 2019年泰安市输入性疟疾病例监测和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2015 — 2019年泰安市共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122例,其中恶性疟85例(69.67%,85/122)、间日疟12例(9.84%,12/122),发病时间无明显季节性,病例以40~49岁年龄组最多(45.08%,55/122),患者发病当天确诊率达35.25%(43/122)。病例居住地主要集中在3个区县(90.16%,110/112)。输入来源地主要集中于非洲和亚洲的巴基斯坦等国家。 结论泰安市输入疟疾病例在病例地区分布和输入来源地及病例类型上均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点,应继续加强重点国家输入性疟疾的监测和管理,巩固疟疾消除成果。
2020,35(11)
: 0-0
摘要:
$v.abstractInfo
$v.abstractInfo
2020,35(11)
: 1-3
摘要:
$v.abstractInfo
$v.abstractInfo
2020,35(11)
: 967-967
DOI: 10.3784/j.issn.1003-9961.2020.11.001
摘要:
$v.abstractInfo
$v.abstractInfo
2020,35(11)
: 968-969
DOI: 10.3784/j.issn.1003-9961.2020.11.002
摘要:
$v.abstractInfo
$v.abstractInfo
2020,35(11)
: 970-972
DOI: 10.3784/j.issn.1003-9961.2020.11.003
摘要:
2020年10月全球共监测到传染病67种,涉及220个国家和地区。 除流感外,涉及国家和地区数量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219个)、登革热(35个)、脊髓灰质炎(14个)、麻疹(11个)和基孔肯雅热(10个)。 病死率位于前5位分别为埃博拉病毒病(42.3%)、裂谷热(33.3%)、拉沙热(20.6%)、鼠疫(13.7%)和西尼罗热(11.1%)。 死亡病例数前5位分别为COVID-19、登革热、霍乱、麻疹和西尼罗热。 亚洲主要流行COVID-19和登革热;非洲主要流行COVID-19、埃博拉病毒病、霍乱、鼠疫、裂谷热、拉沙热和麻疹;美洲主要流行COVID-19和登革热;欧洲主要流行COVID-19和西尼罗热。
2020年10月全球共监测到传染病67种,涉及220个国家和地区。 除流感外,涉及国家和地区数量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219个)、登革热(35个)、脊髓灰质炎(14个)、麻疹(11个)和基孔肯雅热(10个)。 病死率位于前5位分别为埃博拉病毒病(42.3%)、裂谷热(33.3%)、拉沙热(20.6%)、鼠疫(13.7%)和西尼罗热(11.1%)。 死亡病例数前5位分别为COVID-19、登革热、霍乱、麻疹和西尼罗热。 亚洲主要流行COVID-19和登革热;非洲主要流行COVID-19、埃博拉病毒病、霍乱、鼠疫、裂谷热、拉沙热和麻疹;美洲主要流行COVID-19和登革热;欧洲主要流行COVID-19和西尼罗热。
2020,35(11)
: 973-976
DOI: 10.3784/j.issn.1003-9961.2020.11.004
摘要:
目的评估2020年11月在我国大陆地区发生或者可能由境外输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 方法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 结果总体上,预计11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数将较10月有所上升。 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此起彼伏、持续蔓延,我国境内发生境外输入及续发本地传播风险持续存在,但在可控范围内。 自11月下旬起,流行性感冒将出现季节性升高。 11月进入冬季采暖季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将进入高发时期。 结论需要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予以特别关注,对季节性流感和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予以一般关注。
2020,35(11)
: 977-981
DOI: 10.3784/j.issn.1003-9961.2020.11.005
摘要:
目的分析中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相关因素,为COVID-19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基于2020年1月21日至3月23日中国258个城市的COVID-19发病率、人口流动(湖北省武汉市迁入)、社会人口学、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空间自相关和热点分析,揭示COVID-19流行的空间异质性,识别热点区域。 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结合线性回归模型,探讨空间异质性的相关因素。 结果2020年1月21日至3月23日,258个城市累计报告29 789例COVID-19病例,COVID-19流行总体呈空间聚集性(Moran's I = 0.436,Z=25.363,P<0.001)。 各地的百度迁徙指数(武汉市迁入)与COVID-19发病关联有统计学意义(t=14.550,P<0.001),百度迁徙指数表现出正向效应(β: 0.564 ~ 0.565)。 结论中国COVID-19流行存在空间异质性,武汉市人口迁入多的地区报告发病水平更高。 对新发传染病的时空特征理解有助于疾病流行的早期预警和控制。
2020,35(11)
: 982-986
DOI: 10.3784/j.issn.1003-9961.2020.11.006
摘要:
目的描述并探讨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时间风险特征。 方法收集截至2020年2月16日甘肃省各县(区)报告的COVID-19的发病数、相应县(区)人口数等数据,运用空间统计学的方法计算各县(区)的时间风险指数频率指数(α)、持续时间频率(β)和强度指数(γ)。 结果全局自相关分析发现,α的Moran’s I系数为0.115,提示未来COVID-19发病频率增加概率较小。 γ的Moran’s I系数为0.070,说明COVID-19确诊病例不会集中出现,疫情的发病强度较低。 甘肃省COVID-19疫情的α、β存在全局空间自相关性(P<0.05),γ不存在全局空间自相关性(P>0.05)。 α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区域(主要分布于兰州市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红古区、皋兰县和榆中县)内存在高−高聚集性(P<0.05)。 β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区域(主要分布于兰州市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皋兰县和榆中县)内存在高−高聚集性(P<0.05)。 结论结果提示兰州市大部分县(区)呈现高风险聚集性,但发病强度较低;全省在疫情期间采取的各项防控措施及时、有效。
2020,35(11)
: 987-991
DOI: 10.3784/j.issn.1003-9961.2020.11.007
摘要:
目的分析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的流行病学特征,总结其临床特点。 方法收集2019年因ARTI在武汉儿童医院治疗的患儿鼻咽拭子标本。 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样本中的RSV,根据临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2019年武汉市ARTI患儿中RSV阳性率为8.41%,不同年龄段患儿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SV的检出率随患儿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 男性患儿中的检出率高于女性患儿(P<0.05)。 RSV在1 — 2、12月检出率最高,在5 — 7月检出率最低。 患儿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发热、喘息。 部分患儿可出现其他并发症,如肝功能异常、癫痫、心律失常、中耳炎等。 RSV与其他呼吸道病毒的混合感染率为2.81%,主要为副流感病毒3型及腺病毒。 结论RSV是武汉市儿童ARTI的常见病原,流行时间为12月至次年2月,患儿年龄越小越容易被感染。 RSV易与副流感病毒3型及腺病毒发生混合感染。
2020,35(11)
: 992-997
DOI: 10.3784/j.issn.1003-9961.2020.11.008
摘要:
目的了解2011 — 2019年江苏省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不同亚型和系之间的流行病学特征差异,为本地区流感的精准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对2011 — 2019年中国流感监测系统中报告的江苏省实验室确诊的流感病例进行分析,分类资料的分布差异比较使用χ2检验,使用logistic回归识别危险因素并计算OR值。 结果在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江苏省共报告26 934例流感确诊病例,A(H3)亚型占比最多,占40.40%。 在不同监测年度和地区间,流感病例中各个亚型和系分布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88.399,P<0.001;χ2=180.333,P<0.001)。 A(H3)亚型在12月至次年1月以及8 — 9月呈双峰流行,A(H1)亚型和B-Y系在1 — 2月出现高峰,B-V系则滞后至3 — 4月病例数增多。 在人群分布上,各年龄组、职业的流感亚型和系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6.665,P<0.001;χ2=70.724,P<0.001)。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调整地区和月份,不同年龄组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各亚型和系的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岁儿童更容易感染A(H1)亚型,6~15岁易感染B-V系,而65岁以上老年人易感染A(H3)亚型和B-Y系。 结论江苏省流感病毒型别交替变化并呈现一定规律,不同亚型、系流行具有型别特异的季节性特征和人群感染风险,及时分析不同病毒亚型和系的流行特点是流感精准防控的关键。
2020,35(11)
: 998-1002
DOI: 10.3784/j.issn.1003-9961.2020.11.009
摘要:
目的分析2014 — 2019年河南省水痘病例时空分布特征,探讨空间聚集区域,为水痘的防控提供科学数据支持。 方法收集2014 — 201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系统河南省的水痘报告病例信息,使用SaTScan、Geoda等软件分析河南省水痘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时空聚集分析。 结果2014 — 2019年河南省通过监测系统共报告水痘病例143 33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5.13/10万,发病年龄以青少年为主,全局Moran’s I指数均为正值,分别为0.441、0.392、0.447、0.372、0.335和0.163(P<0.001),高–高聚集区分布在河南省中部地区。 结论河南省水痘疫情呈现上升趋势,以河南省中部地区为主,呈现较明显的时空聚集性。
2020,35(11)
: 1003-1007
DOI: 10.3784/j.issn.1003-9961.2020.11.010
摘要:
目的基于区域健康大数据平台,估算2018 — 2019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季的真实发病数和发病率,评估流感真实发病水平。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基于宁波市区域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和流感监测网络平台,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获取全区所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就诊记录,结合流感核酸阳性率,估算北仑区2018 — 2019年流行季流感的真实发病数和发病率。 结果经估算,宁波市北仑区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流感发病人数约为27683~115123人,流感发病率约为4.14%~17.23%,显著高于法定报告发病数。 其中0~4岁组发病率最高,为29.28%~76.81%;其次5~14岁组,发病率为17.31%~46.61%。 流感估算发病数与法定报告发病数流行趋势高度一致,有统计学意义(rs1=0.914,rs2=0.923,P值均<0.001)。 结论区域流感发病率显著高于法定报告发病率,15岁以下和60岁以上两个人群是重点防控人群,扩大和提高这两个年龄组流感疫苗的覆盖率十分必要。
2020,35(11)
: 1008-1013
DOI: 10.3784/j.issn.1003-9961.2020.11.011
摘要:
目的了解杭州市幼托儿童和中小学生因流感样症状缺勤状况,分析学校因流感样症状缺勤数、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数、同期幼托儿童和中小学生流感报告病例数之间的关系,为学校流感样疫情的预警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共3个学期杭州市幼托儿童及中小学生因病缺勤、因流感样症状缺勤数据。 采用Spearman法分析缺勤与哨点医院监测ILI数、网络直报流感病例数的相关性。 结果全市共监测到因流感样症状缺勤人天数合计158 171人天,缺勤率为0.11%,不同学龄学生缺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哨点医院5~14岁年龄组ILI发病数与学校因流感样症状缺勤数相关性较高(r=0.558,P<0.001)。 学生及幼托儿童的流感报告病例数与学校因流感样症状缺勤数相关性良好,在“提前1周”相关系数最高(r=0.754,P<0.001)。 结论幼托儿童和小学生是流感样症状的高发群体;学校症状监测系统可反映流感在学校的流行状况,可在学校流感样疫情的早期预警和预测中发挥积极作用。
2020,35(11)
: 1014-1019
DOI: 10.3784/j.issn.1003-9961.2020.11.012
摘要:
目的了解宁海县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 A6)所致手足口病伴脱甲症的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诊疗和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2018—2019年宁海县确诊为Cox A6核酸阳性的手足口病患者病后连续24周随访观察,同时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手足口病伴脱甲症病例脱落甲碎片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 结果感染Cox A6手足口病412例,166例出现不同数量脱甲,脱甲率为40.29%(166/412),平均脱甲6.02个,脱甲时间越早脱甲数越多,按大拇指(趾)—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顺序呈依次递减(趋势χ2=117.39,P<0.001);脱甲时间最短7 d,最长达116 d,70%发生在15~42 d(3~6周);指(趾)甲脱落程度不等,脱甲最多的是大拇指(趾),脱甲右手多于左手,右脚多于左脚,指甲脱落率高于趾甲(χ2=103.61,P<0.001),四肢指(趾)甲的总体病变率不相同(χ2=105.40,P<0.001);RT-PCR检测脱落甲碎片Cox A6阳性率为91.67%(11/12),未脱甲及新生甲均为阴性。 宁海县流行的手足口病伴脱甲症相关Cox A6 D3基因亚型的D3a.2分支与我国目前主要流行型别一致。 结论Cox A6感染手足口病患者伴脱甲发生率为40%,可能是Cox A6病毒直接对指(趾)甲侵害所致,脱甲可再生。宁海县流行的手足口病伴脱甲症相关Cox A6 D3a.2分支基因亚型与我国目前主要流行型别一致。
2020,35(11)
: 1020-1024
DOI: 10.3784/j.issn.1003-9961.2020.11.013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流行区间法(MEM)建立重庆市手足口病预警模型的可行性。 方法收集2013年第1周至2019年第26周重庆市手足口病发病率数据。 通过绘制手足口病周平均发病率流行曲线将手足口病双高峰拆分为春夏季流行季节和秋冬季流行季节。 分别建立春夏季和秋冬季MEM模型,并筛选模型参数δ,采用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评价模型拟合效果。 利用建立模型预警重庆市各县(市、区)2018/2019年度手足口病流行情况。 结果2019年第13 — 26周处于春夏季流行季节流行期;2018年第36周至2019年第2周处于秋冬季流行期。 春夏季MEM模型最优参数δ=2.6,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依次为0.883、0.908和0.791;秋冬季MEM模型最优参数δ=2.4,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依次为0.805、0.862和0.667。 重庆市大部分县(市、区)手足口病流行水平一致。 结论将手足口病流行双峰拆分为2个单峰分别建立的MEM模型能准确识别手足口病流行期,可以用于重庆市手足口病的预警。
2020,35(11)
: 1025-1030
DOI: 10.3784/j.issn.1003-9961.2020.11.014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与VITEK MS质谱仪在摩根摩根菌鉴定中的应用及对其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做出评价,为临床精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送检的不同类型标本中分离出的50株摩根摩根菌;常规方法进行菌株培养;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手工生化补充试验和VITEK MS质谱仪对菌株进行菌种鉴定,鉴定结果不一致的菌株采用16S rDNA测序验证。 结果共分离出5株β溶血表型和45株非β溶血表型摩根摩根菌;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非β溶血摩根摩根菌鉴定结果均符合,对β溶血摩根摩根菌鉴定结果均不符合,且均鉴定为奇异变形杆菌,鉴定符合率为90%;手工生化补充试验结果也符合奇异变形杆菌;VITEK MS质谱仪对非β溶血和β溶血摩根摩根菌的鉴定结果均符合,鉴定符合率为100%;16S rDNA测序对鉴定结果不一致的5株β溶血菌的测序结果均为摩根摩根菌。 结论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非β溶血摩根摩根菌的鉴定结果准确可信;对β溶血摩根摩根菌鉴定结果均不准确,且鉴定为奇异变形杆菌的概率很高;VITEK MS质谱仪对摩根摩根菌的鉴定结果均准确快速且不受细菌β溶血与否影响。
2020,35(11)
: 1031-1035
DOI: 10.3784/j.issn.1003-9961.2020.11.015
摘要:
目的了解甘肃省庆阳市丙型肝炎(丙肝)监测报告质量及报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方法选取庆阳市3家医疗机构,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采集 3 家医疗机构 2018 年 8 月 1 日至 2019 年 7 月31 日丙肝报告病例信息,现场核查数据质量,并对相关工作人员开展问卷调查,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有检测能力的A机构HCV RNA检测阳性率(89.51%)明显高于其他两家机构( χ2=176.87,P<0.01);漏报率36.91%,门诊病例漏报率(89.96%)高于住院病例(4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3.799, P<0.01);诊断分类正确率69.44%,分期正确率66.67%;丙肝知识知晓率53.81%。 结论应提高庆阳市医疗机构实验室核酸检测能力,提高诊断正确率,减少丙肝病例漏报率。
2020,35(11)
: 1036-1041
DOI: 10.3784/j.issn.1003-9961.2020.11.016
摘要:
目的分析2009 — 2019年浙江省温岭地区不同年龄组人群幽门螺杆菌(HP)的耐药情况,为HP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收集2009 — 2019年浙江省温岭地区胃镜检查患者胃黏膜标本,分离HP菌株,进行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及甲硝唑耐药性测定,并以每10岁为一个年龄组进行分层,分析HP在不同年龄组人群的耐药情况以及不同年龄组人群耐药率的变化趋势。 结果共收集95448例胃镜检查患者胃黏膜标本,HP分离株28774株,温岭地区HP对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的平均耐药率为0.37%、23.52%、30.62%和3.61%。 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 20岁以下年龄组人群对甲硝唑、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增速较其他年龄组快。 结论温岭地区HP抗菌药物耐药情况较为严重,低、高年龄组人群HP耐药率增加显著,应重点关注。
2020,35(11)
: 1042-1046
DOI: 10.3784/j.issn.1003-9961.2020.11.017
摘要:
目的估计实施老年人免费接种流行性感冒(流感)疫苗政策后浙江省台州市的流感疫苗接种覆盖率。 方法以台州市≥60岁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浙江省免疫规划信息平台和台州市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统获取全部接种人群的基础数据,从而估算台州市老年人及老年慢性病患者免费接种流感疫苗的覆盖率。 结果2018年台州市≥60岁老年人的流感疫苗覆盖率为42.36%(473 456/1 117 667),各年龄组间覆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 561.103,P<0.001),且随着年龄增长,覆盖率呈下降趋势(趋势χ2=23 326.480,P<0.001)。 女性流感疫苗接种覆盖率高于男性(χ2=1 041.805,P<0.001)。 城区高于县,县高于县级市(P<0.001)。 2017 — 2018年台州市椒江区流感疫苗持续覆盖率为71.37%(30 794/43 148)。 曾发生冠心病急性事件和有脑卒中病史的老年人流感疫苗覆盖率(59.98%和87.30%)高于总体覆盖率(42.36%),而有恶性肿瘤病史和糖尿病史的老年人的流感疫苗覆盖率(41.66%和28.70%)低于总体覆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曾发生冠心病急性事件和有脑卒中病史的老年人流感疫苗覆盖率均高于未发生相应疾病的老年人,而有糖尿病史和恶性肿瘤病史的老年人的流感疫苗覆盖率均低于未发生相应疾病的老年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台州市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覆盖率存在人群差异,建议开展影响因素专题研究,为制定有效提高老年人群体免费流感疫苗接种服务提供依据。
2020,35(11)
: 1047-1054
DOI: 10.3784/j.issn.1003-9961.2020.11.018
摘要:
血流感染(BSI)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有逐年升高趋势,早期识别与诊断BSI对临床治疗意义重大。 快速诊断BSI的分子学方法分为2类,即全血检测方法和依赖于血培养的检测方法。 与血培养方法相比,全血检测方法缩短了检测时间,可以检测难培养的病原菌,但敏感性仍需提高。 本研究对BSI病原体分子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血流感染(BSI)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有逐年升高趋势,早期识别与诊断BSI对临床治疗意义重大。 快速诊断BSI的分子学方法分为2类,即全血检测方法和依赖于血培养的检测方法。 与血培养方法相比,全血检测方法缩短了检测时间,可以检测难培养的病原菌,但敏感性仍需提高。 本研究对BSI病原体分子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2020,35(11)
: 1055-1056
DOI: 10.3784/j.issn.1003-9961.2020.11.019
摘要:
$v.abstractInfo
$v.abstractInfo
2020,35(11)
: 1057-1058
DOI: 10.3784/j.issn.1003-9961.2020.11.020
摘要:
$v.abstractInfo
$v.abstractInfo
学术消息
more >
- 全球传染病疫情信息日报 12月3日
- 全球传染病疫情信息日报 12月2日
- 全球传染病疫情信息日报 12月1日
- 全球传染病疫情信息日报 11月30日
- 全球传染病疫情信息日报 11月27日
- 全球传染病疫情信息日报 11月26日
- 全球传染病疫情信息日报 11月25日
- 全球传染病疫情信息日报 11月24日
引用排行
more >
-
2008-2010年中国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2011年中国大陆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
2008年中国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
2008-2011年我国大陆地区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
我国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现状及防制措施建议
-
中国201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2008-2009年中国大陆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
2010-2015年中国艾滋病哨点监测人群HIV、梅毒和HCV感染状况分析
-
2009年全国布鲁氏菌病监测数据分析
-
2011-2012年全国手足口病疫情监测分析
期刊检索
分类检索
友情链接